吴晓波说,2019年有一个趋势,那就是私域流量、圈层化,以及会员制。
圈层化,已经非常明显,像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的崛起,与白领、草根,二次元等各自的圈层文化不无关系。
会员制,则是一个存在较长的商业模式,起源于线下零售,风靡于平台电商和社交电商,最近又把风吹到了知识付费领域,可以说是“焕发第二春”。
至于私域流量,则是今年开始才谈及的概念(也许去年就有了),本质是可控的流量池或用户池,典型如公众号、社群、个人号等,是可随时运营、转化的模式。
这不是一个新东西,但却备受重视,还不是因为流量困局和增长焦虑?大家真辛苦。
那么,如何搭建私域流量,就成了很多人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有一种玩法就给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打卡裂变。
打卡裂变即需要接触个人号,又需要社群进行管理,是天然的获取私域流量的方式,现如今,几乎所有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玩家都采用打卡裂变作为运营模式的首选。
接下来就拆解笔者观察到的两个打卡裂变模型。
付费打卡模型
很多付费阅读和读书产品,都采用付费打卡模式,这类产品有如下特点:
分类阅读:要么中文,要么英文,制造不同书单,AI测评匹配
碎片学习:音频,每天15分钟,打卡分享,社群授课
价值激励:半价,限时,打满卡返学费,额外福利
具体的运营模式用下面这张图进行说明:
(1)通过朋友圈打卡、公众号的推送等,用户会进入课程的LP页面,进行选课和付费报名;
(2)报名后关注公众号,添加个人号,个人号会邀请进班级群,班级群则进行主要服务;
(3)公众号每天会推送音频,班级群也会提醒听课,按照要求分享打卡;
(4)为了增加传播和留存,打卡激励有返学费和送福利,利用奖励刺激报名的人打卡;
(5)除了打卡可带来获客,推出推荐有奖的裂变手段,进一步增加用户数量。
免费打卡模型
免费打卡模型是另一种常见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图(以圈外深度训练营为例):
同样的,我们也对免费打卡模式进行拆解:
(1)采用的是拼团和助力的裂变模式,其中助力是最主要的,为此设置了阶梯奖励规则;
(2)助力解锁成功后先添加个人号,个人号会在正式开班前引导入群,提醒报名课程及打卡规则,进入的群有两个,一个打卡群,一个交流群;
(3)群运营方面,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和进度,比如开营仪式、自我介绍、学员分享等;
(4)课程设置上,采用“精选原书观点+匹配自研体系”,学习模式则是“课前思考-知识学习-知识测验-课后作业”,符合正常学习原理;
(5)打卡方式为“签到-保存海报-转发-审核”,其中特别强调转发才算打卡,审核是群内发截图模式;
(6)结束时会提醒用户得到优惠券,此优惠券能报名正式课程,说明打卡的目的是转化。
以上就是对付费打卡模式和免费打卡模式的拆解,可以发现两种模式有明显的不同,一个是付费,一个是免费,一个是营收产品,一个为了转化。
可以看出,目的决定了打卡裂变的具体形态,如果是直接进行变现,就是付费打卡模式,如果是为拉新和转化,就是免费打卡模式。
打卡裂变的基本逻辑
其实,打卡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的问题,而有这部分需求的人都是有上进心和焦虑感的上班族、创业者,而打卡这种行为可展现用户爱学习的标签,有很强的传播属性及从众作用。
从知识付费角度来看,打卡裂变也是必选项,既可做营收,也可做流量,满足AARRR模型的任何一环。
当然,打卡产品的好处和问题也很明晰,好处主要是:分割学习内容,拆分为细小任务,降低了用户学习和执行的门槛;大部分内容是体系化的,多为拆书和阅读,层层递进,适合自主学习和习惯培养。
暴露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只适合自我驱动力强的人;多数人会因为惰性、短期不见效二放弃,需要强激励;打卡的仪式感并不能完全实现拉新,也不能彻底检测,高频反而会被屏蔽。
所以,打卡裂变在具体运营上要多多注意。
打卡裂变的运营建议
打卡裂变本质是一种用户行为的引导,属于用户激活范畴,而用户激活最常用的两个工具,分别是上瘾模型和PBL游戏化模型。
所以,依据这两个模型可以对打卡裂变进行运营设计。
(1)上瘾模型
触发:利用模版消息、@全员、发红包等提醒打卡;听完课程或完成测试就能弹出海报;选择专门为打卡设计的小程序;
行动:选择耗费时间较少的内容进行打卡;开发的打卡工具可以让用户上传截图,并生成海报和话术;
酬赏:设置越大、越贵、越痛的诱饵,比如大额优惠、契约奖金、稀缺资料、高价课程、实物奖励等;
投入:对打卡的用户给予及时反馈,对表现出色的进行赞扬,对表现一般的进行鼓励,超预期关注。
(2)PBL游戏化模型
点数:规定听课、测评、转发打卡、助力补卡等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徽章:对打卡次数和积分进行阶梯设计,达到一定积分和次数即可获得相应奖励、等级、称号等;
排行榜:设计个人排行榜和团队排行榜,根据排名设计额外奖励。
总结
打卡裂变作为私域流量运营的较好方式之一,很适合知识付费领域,对教育产品的运营,也是很好的补充形式,前者可以把它当作变现工具和流量工具,对后者可能更偏向于激活和转化。
总结一下本文观点:
(1)打卡裂变有两种模式,付费打卡模式和免费打卡模式,二者在细节上没有大区别,显著的区别是:一个付费,一个免费;一个为了营收,一个为了转化。
(2)打卡裂变在运营上可以多下功夫,重点遵循上瘾模型和PBL游戏化模型,核心是奖励机制设计。
以上。